全球紫外線吸收劑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西歐、中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代表性企業有德國巴斯夫、意大利SABO、比利時索爾維、瑞士科萊恩、日本艾迪科、日本松原、美國MPI等。國內紫外線吸收劑主要企業有利安隆、威海金威、科潤新材料、帝盛科技、富比亞化學、天罡助劑等。
杭州帝盛憑借技術優勢,產品聚焦于高毛利率的紫外線吸收劑,特別是應用最廣泛的苯并三氮唑類;北京天罡主要以生產受阻胺類為主;利安隆通過收購常山科潤和衡水凱亞同時涉足紫外線吸收劑和受阻胺兩大類。光穩定劑(特別是紫外線吸收劑)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污水,在國內環保形勢趨嚴和江蘇響水爆炸的背景下,啟東金美產能利用率低位運行,鹽城帝盛長時間停產。隨著中小產能的逐步退出,有技術、市場、資金優勢的企業不斷擴產或整合,例如利安隆完成了對凱亞的并購,天罡與科萊恩合資擴產。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紫外線吸收劑UV-P行業產能為0.58萬噸,2022年中國紫外線吸收劑UV-P行業產能為0.68萬噸。2017-2022年中國紫外線吸收劑UV-P行業產能如下:
圖表 3 2017-2022年中國紫外線吸收劑UV-P行業產能現狀分析